設計一個平台的機制有幾個項目要考慮:

1. 定義多邊市場:要先定義這個平台所提供個服務需要串接幾個『邊』,一個邊代表某個類型的群體。

例如: 網路購物平台的一個邊是『買家』、一個邊是『賣家』

2.激發網路效應:當決定『邊』之後,除了要思考讓這些『邊』串連起來,也要思考如何讓每一個『邊』內的成員互相影響對方或影響其他準備加入這個平台的成員

例如:以 FB 其中的一個『邊』就是像你、我一樣的一般使用者,透過好友之間的連結將更多人拉進 FB 這個平台、透過好友之間在 FB 上的互動,讓我們更加黏在 FB上。

3. 建立用戶過濾機制:一個平台上有各式各樣的使用者(如會員或商家),有些平台為了維持一定的品質,必須要能過濾掉不良的使用者

例如:

相親網站『愛情公寓』採用『實名制』的會員註冊方式,希望透過實名制能監督、過濾掉抱有不良企圖的會員

網路購物平台大多會有『商家評比』機制,讓平台的用戶能自行監督

4. 設定補貼方與付費方:也就是那一個邊的群體可以免費使用這個平台(補貼方)、哪一個邊的群體需要付費(付費方)。透過付費方提供支持平台營運的錢提供更多服務給補貼方及付費方。

5. 賦予用戶歸屬感:讓用戶對平台產生情感連結,讓用戶覺得對平台的忠誠度更高

6. 決定對任一個邊管理的方式為『開發式策略』或『管制性策略』

例如:

Google Play 對於用戶是採取『開放式策略』,所有人都可以到 Google Play 上發佈自己的 App,幾乎不需要被審核即可上架

App Store 則是採取『管制性策略』,要在 App Store 上架的 App 必須通過 App Store 的嚴格審核,才能上架

7.決定關鍵的獲利模式:也就是決定平台的哪個服務會讓人願意付錢

例如:約會網站可以免費讓會員查看所有對象的介紹、照片等,但當準備要按下『留訊息』的鈕想要更進一步交流時,就告知會員需要付錢才可以留言。

 

針對『平台生態圈的機制設定』《平台革命》有以下主題,將陸續在其他篇做簡介:

 

[定位多邊市場]

[激發網路效應]

設定付費方與補貼方

賦予用戶歸屬感

開放式策略 vs. 管制式策略

決定關鍵獲利模式

 

會陸續在其他篇做簡介說明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Ch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